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知識與實在]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在亞里斯多德的觀念裡,我們所看到的事物是由該事物本身的基礎和形式所構成,而變動,在其觀點來看,則是在同一事物的基礎下,從一個形式(缺失)轉化成另外一個形式的過程。基礎是在兩個元素中一個被動的本源,或者是三個元素中影響剩餘兩端元素的本源;型式在我的理解上可視為在事物某些特定不變基礎外,可以產生變化的特質。就去墾丁玩耍皮膚由白色曬成黑為例,其中變動是以人的皮膚為基礎,先不論各種人種對於膚色的相對觀點不同,在此區分其形式則有白色的皮膚和黑色的皮膚。在去墾丁玩前,人的皮膚是白色的,而為何去墾丁玩之後會變黑色呢?在亞里斯多德的觀念哩,陽光中紫外線應該算是影響白色的皮膚和黑色的皮膚這兩端元素中間的第三元素,當人沐浴在陽光下時,她的皮膚便會受到陽光中的紫外線影響,由白色的皮膚(缺失)逐漸轉換成黑色的皮膚(型式),但皮膚本身的基礎沒任何的變化,只有從白色的皮膚變成黑色的皮膚上,形式的轉換罷了。

柏拉圖的觀念中,現實世界裏面的事物是由各個信念所組成的,而知識和數學才是知識的對象,重理念大於現實事物。而在我看來,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對於這世界的觀點似乎截然不同,他認為在現實世界裡有些東西是本身就因自然而存在的,自身擁有運動根源,例如土、水、汽、火,而其他東西則是因為自然存在的事物加上某些形式,變成由於自然而存在的存在,該物身並不擁有運動根源。然後又將視物分類為四大因,分別為構成事物物質上存在的物質因、塑形外在或定義的形式因、改變形式的潛在力的動力因還有一件事物存在目的的目的因。故就從認識這世界角度的觀點,我認為亞里斯多德並不認同柏拉圖的信念和知識說,雖然都是追求知識,兩者方法不同,亞里斯多德偏向從現實事物思考其基礎和型式,事物的基礎就是其本身,並無超出事物範圍外的型與其對照,就現代講法上,比較注重唯物,柏拉圖則是相信世上每個事物都有超出其存在的形本身做一對一照映,就現代的講法,就幾乎是純粹唯心的看法吧。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知識與實在]柏拉圖


在柏拉圖的想法裡,知識與實在的區別在於,知識是實在的載體,而實在是單一而無法劃分

的實際存在。柏拉圖以太陽為喻,人們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眼睛接受到太陽的光且反

射之,我們才得以看到實際事物的存在。在天空散布太陽的光澤時,我們看事物看得特別清

晰,在日落之後,因為缺乏太陽的照耀,我們眼中的事物就失去了原有的顏色與光彩。在他

的看法裡,人們的知識便是反射太陽光澤的載體,讓我們接受到太陽的部分性質,但又不是

全然太陽(實在)純粹的型。


然後柏拉圖以一條線來劃分我們的世界,第一條的兩端是可見世界和可知世界,然後再將可

見世界再以一條線劃分成影子與實際存在的事物,說明了在我們感官可見的世界裡,所看到

的並不是全然的實在,而是各自反映出部分比例的可知性質。在理智世界裡,柏拉圖則是以

看法的角度來劃分這世界,假設人們都會從可見事物所看到的東西做為參考,第一種是從假

設出發往下繼續推演至結論,第二種是從假設出發往上不受其牽制而以心靈思考得岀純粹的

型,而在往下推演至結論。在第一種的情境裡,人們僅僅依靠著在可見世界的經驗法則而做

出假設來做為知識基礎,但其假設可能僅是反映出部分的實在,因而作出的結論也非全真,

以此法建立起的知識體系也就不穩固,因此第二種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穴喻中,以我的看法是他進而以例子說明了上段兩種思考法,被綁在穴裡觀看偶戲照映出

影子的人純粹依靠他們所處環境的感官知覺,聽到穴外的聲音和牆上的影子時,便斷定是由

牆上影子發出聲音,然後影子認為是實際存在的事物,不就是以片面假設做出結論的第一種

思考法嗎?當有人掙脫出洞穴後,發現其實所有一切都是有太陽這實在,所產生的一切,他

會想回去洞穴過著原本的生活嗎?


我覺得在柏拉圖的論述中,隱藏的假設為他認為人們的心的思考是能全然以不篇不倚來剝解

出事物所包含的各種原相,但我認為這假設有點過於強大。忽略了人們生物的本質和思考的

局限性,因為人類一開始的認知形成便是建立在與可見世界的互動,藉由觀察行為與結果的

關係,來建立世界觀。在思考方面也是如此,人們總是需要一個個思考的立足點才能往繼續

下去,不管是從一點溯追回源頭或者是從一點推至另一個結論,幾乎說是不可能全然站立在

一個無偏差的角度來蒸餾出一個全然實在的概念,從另一方面想,假如思考時必然會採到一

個立足點偏差的思考點,即使最終的結果是全然的實在,這過程的偏差便能使這全然實在的

概念存在合理化?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