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捐發票的小確幸

捐發票是個無意識行善的善行,表面上你是真的把發票捐出去,要幫助慈善團體,實際上你只是因為錢包一直塞滿了發票,而想要把皮包空間清空。

這一切的行為基礎建立在不確定性的假設,因為你無法確定你的發票是否會中獎(知道會中獎就不會捐了),在大部分對發票都是槓龜下,你對你手上的發票感到絕望,它只是個占空間的冗物,把它捐出去,你可以滿足你行善的小確幸,也深深認為它不會中獎,但卻又因此幫助了慈善團體。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入坑的懺悔


在高三以前,對耳機的要求只是能發出聲音就好,
買耳機都直接買一隻99元的耳塞,反正我的折舊速度很快,一下就用完了。

入坑的契機,完全都是好奇心所使,站在大賣場的耳機展示架上,思索著
明明就都只是會發出聲音的東西,為什麼價錢會差那麼多?就再也回不去了
從99元跳到700元時,是一個大躍進,我發現原來我之前聽的聲音是如此粗糙
和混雜,原來同一首歌在不同等級耳機上的表現會如此不一樣,細節、解析、音場,
在不同器材下,同一個歌曲的重生的比較下,我得到了很多樂趣,器材也越跳越大
從99元雜牌耳機、UE100、SR125、HD595和DT1350,懂得去調教電腦內部設定使播放
品質更乾淨,還有電腦桌上會突然冒出一兩台機器,真的是很恐怖。

玩到現在,真的是入魔太深,常常手上的小朋友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就會把持不住
,想要逃離主人手上,去升級配備(感覺像打RPG),但感動似乎越來越少,去試聽時,
換取一定程度的提升,要出走的小朋友卻越來越多,換了之後還想再換,好像脫離
原本聽音樂時快樂的本質,但看到耳機版上的文章,還是會讓人生火,卻又在冷靜
思考後下停手,重複循環。

我想現在的我會比較傾向去探索其他各式各樣的音樂,來帶給我在使用耳機上的愉悅
,而不是一直花錢在器材上(雖然收片好像是一個坑,但有網路在就好多了),而且
有時候就算耳機和器材再好,也比不上衝現場的聽覺和心理上的感動不是嗎?(今年
衝了一場古典吉他、Dream Theater和閃靈XD)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無情者的仁慈 -- Gordon Tullock -- 節選



      在我們所觀察到的重分配類型中,都市更新計畫是另一個明顯、甚至聲名狼藉的例子;而另一個顯著的例子,當然就是受政府輔助的公立教育制度。後者是在當重分配使得財富流向大學層級的有錢人手上時,情況會特別明顯。整體而言,能夠上大學的學生,尤其是能獲得獎學金的人,它們都有相當的天賦,所以能夠進入大學,獲得終身所得高於平均水準的生活。而在納稅人繳納的稅金的輔助下,他們又得到了較原本預期更高的所得。如果我們在看看其他中等或初等教育的學校,就會發現在某種程度上也存在著相同的問題。首先,財富是從社會上沒有生育孩子的人手中,轉移到了有孩子的人手中,當然更不必說,還是轉到了那些孩子手中。
     
其次,我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即便是在初等教育這個層級上,對於教育的支出也有很大的差異,而這取決於先天的基因和家庭環境。所以,在真實情況下,具備了終其一生都獲得高所得的天賦和背景的人,他們用於教育的投資報酬率,當然會遠遠高於不具備這兩個優勢、因而可能會很貧窮的人,卻只得到最少的利益,所以我們使普通的市民更加富有,而貧窮的人更加貧窮。

      這些例子只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中的一小部分。顯然,在大多數的民主社會中,就現實意義而言,窮人從社會中得到的被移轉財富相對是很少的,雖然移轉的財富並不是零。儘管透過政府的行動重新分配了大筆金額,但是這種財富的重分配,大部分是在所得中等的人們之間轉來轉去的。這些轉移產生的理由非常顯而易見。獲得這樣的移轉是一種理性的資源投資,而且人們確實也投入了自己的資源。就任何意義而言,這個現象之所以驚人,唯一的原因就是它並未引起人們過多的關注。幾乎所有關於所得重分配的一般討論,都按指財富通常從富人手中流入窮人手中。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但是相較於中產階級之內所進行的所得重分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有關重分配的討論,往往都集中在財富從富人轉移至窮人手中這個非常微不足道的現象之上,而忽略了更嚴重的現象:所得中等的團體之間來回進行的重分配。

                                       節選至〈無情者的仁慈〉 ---  Gordon Tullock